|
五四精神,是指五四運動中的精神,即憂國憂民、熱愛祖國、積極創(chuàng)新、探索科學的愛國主義精神;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,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。五四運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?,F如今,我國已經踏上發(fā)展的高速路。為實現“中國夢”,先輩在前期艱難發(fā)展的道路上摩肩接踵地為后代鋪好道路。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肩負著使命,用發(fā)展的視角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。我校共青團借此契機,組織“五四精神,傳承有我”系列活動,以此使學生延續(xù)先輩足跡,堅定信念,積極進取。
5月3日下午,由福州高級中學團委組織,學習部與思夢模聯社共同參與的線上“云”辯論賽拉開序幕。師生們齊聚騰訊課堂,展開唇槍舌戰(zhàn)。
本次辯論賽分有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,辯題為“臉譜化是否利于當代人理解事物”。此次活動由郭曉萍老師、黃閩晶老師,以及楊田田、林炎、李梓航、滕琳樂四位同學擔任評委。在辯論賽前,雙方選手都投入到熱火朝天的準備活動中,查資料、立論點、找漏洞,進行各式嚴謹的論證。在準備中,他們相互切磋,相互學習,也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觀點。他們在完成每天學習任務的同時,利用課外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來進行積極磋商,力求讓觀眾、聽眾加深對該命題的認識,展示福高學子最佳的精神面貌和風采。
正方一辯王宸宇同學上“臺”陳述觀點,以《水滸傳》為例且結合當代的社會現狀進行論證,言之有理深得人心。但反方一辯林鈺穎同學用當代人對事物的價值觀、對事物的評論等論據占據上風力壓正方。辯論賽馬不停蹄的進入第二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駁論攻辯,正方二辯劉煒祺同學巧妙的對大眾對農民的職業(yè)理解、小說中的人物、心靈雞湯等對其進行強有力的反擊。反方二辯也不甘示弱,對理解事物的方向,對傳統(tǒng)文化,對正方提出的小說人物等形象進行另一個角度的解讀。正方三辯質詢反方一辯很好的打壓了反方,但反方一辯憑借著充分的論據似乎又把局勢扳了回來。場面十分緊張,誰也不讓著誰。各據其理讓人覺得兩方都合情合理都是正確的。反方三辯也緊隨其后對正方一辯進行了強而有力的質疑……
在辯論賽的尾聲,老師評委們發(fā)表了自己的看法,肯定了雙方辯手的精心準備和臨場應變能力,并就本次辯題發(fā)表了個人看法和理解。
從古希臘的哲學起源與中國古代的百家爭鳴,到如今的新時代,思辨的光芒仍然是人類的思想里閃耀的一顆明星。學生群體作為先進力量的代表,在1919年五四運動中,學生作為先鋒,投身參與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。我們相信,新時代青年學子,以青春之名,向陽而生,傳承榮光,開創(chuàng)未來,五四運動的精神會永遠燭照神州!